1、同一领域的竞争
通过观察,我们可以发现,同一竞争领域、且经常接触的两个人之间往往容易爆发激烈的嫉妒心理。
比如一个女子的两个追求者之间,一个职位的两个竞争者之间,为了争取考试排名第一的同班同学之间……
而且我们也能发现:
人只会嫉妒与自己处于同一竞争领域且表现比自己强的人,而不会嫉妒与自己不在一个领域的人,也不会嫉妒同一竞争领域里表现比自己弱的人。
比如,白雪公主被后母皇后嫉妒,是因为在竞争谁的容貌更美这一领域里,白雪公主比后母皇后更漂亮。
2、某种优越感被破坏
其实,人在自己的优越感被别人超越时,也会产生嫉妒。
但如果不具有优越感,人只会表现出自卑和羡慕,而不会有任何的嫉妒。
比如我们经常能够见到这样一种情形:
小孩看到别人的父母抱他们自己的孩子时会产生羡慕心理,但不会嫉妒。
可是当他看到自己的父母抱着的是别人的孩子而不是自己时,他就不乐意了。
这是为什么呢?
因为他在别人的父母面前不具有任何优越感,但在自己的父母面前却具有绝对的优越感,而这就是小孩身上最明显的嫉妒心理。
同样,一个一无所有的乞丐决不会嫉妒皇帝的权利、地位、财富,以及获取皇位的机遇,而那些嫉妒皇帝的人,也只是可以对皇帝产生优越感的人,如皇帝的兄弟和手握重权的权臣。
3、猴王与报复心理的结合
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下来,就先天具有一种强烈的自我为尊的意识,即自己是“猴王”,是最重要的、最强的,是不容置疑的第一号人物,这就是人人都有的猴王心理。
而当与自己处于同一领域的竞争者在自己面前表现的十分卓越,并且自己也在心底认可该人确实比自己强,确实比自己更能够赢得更多人的拥护和喜爱时,就会从心底反馈过来自己确实不是'猴王'的信息,进而会马上挫伤自己强烈的“惟我独尊”的猴王心理。
而根据猴王心理的特点,被挫伤的“猴王”往往会产生自卑、伤心、不安、焦虑、烦躁、恐惧等负面情绪,而这些情绪又会让他很痛苦。
由此,当他人的卓越给自己带来了无尽的痛苦,人的报复心理机制就决定了人一定会采取措施给该人以报复。
于是对卓越者进行人身伤害、财物破坏和言辞伤害,是事情发展到这一地步的常见现象。
智慧的人,这样应对嫉妒者!
1、低调行事
嫉妒是人的天性,低调行事,能为自己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。
2、增强“钝感力”
面对嫉妒你的人,你越是在意,他们越疯狂;你越是不在意,他们嫉妒累了,就会停下来。
所以,塑造强大的内心,不畏惧他人对你的评价和伤害,努力过得越来越好,把别人对你的嫉妒,全都转变成驱动力。
3、实现双赢
所谓嫉妒,不过就是恨你独占资源。
所以与人为善,让别人也从自己的成功中分一杯羹,不失为一个保护自己的好方式。
比如作为学霸,你完全可以多多帮助同学,因为人品高洁的人,总会更少地被嫉妒。
4、拉大距离
成为“百万富翁”,而不是“收入更高的乞丐”。
简单来说,就是脱离原有被嫉妒的阶层,走向更高处。
因为出于人的慕强心理,大部分人会在你走得更高更远时,从嫉妒转向羡慕、钦佩。
不过这条路的问题是,只要有人的地方,就还可能会有嫉妒带来的伤害。
不过总的来说,越往上,人的道德感相对越强。
5、修炼高维特质
每个人的身上,都有两种相性:人性与神性。
人性包括各种情绪,善良的,丑陋的,好的与坏的;
神性则是“更高维度”的特质。
尽管大家都生活在当下的空间,但你完全可以灵魂“出窍”,站在高处、处在另一个空间,去观望你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。
无动于衷、不动声色、波澜不惊,这便是修炼的最高境界。
当你达到这个境界,你在社交中的状态会变成这样:
对方蹩脚的谎言,你一眼就能看出来;
对方的情绪和表情,你能很快察觉出背后的想法;
跟人打交道,你能保持绝对理智和冷漠。
因为在这个阶段,你是处于高纬度,而对方处于低纬度的。
所以不管是对于他人的嫉妒,还是外界的方方面面,你都能通过“课题分离”,将你与他人、将现实与想象,完全“剥离开来”。
6、远离嫉妒你的人
如果内心始终无法克服别人对你的嫉妒,无法接受别人排挤你;或者对方的嫉妒越来越疯狂,越来越过分,而你无法制止他们。
那么这个时候,远离他们,与他们保持空间上的隔离,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。
古语有言:智者互抬,愚者互踩。
因此,人生的格局,理应开拓到“成人之美”,而不是局限于“拉踩别人”。
所以人这一生,与其花心思去计较他人,倒不如多花时间学习他人的长处,从他人的成功中吸取经验,从而促使自己成功。
而当你能够欣然承认别人的好,懂得欣赏别人时,就说明你也已经变得足够优秀了。
余生很贵,愿你远离那些烂人、烂事,成为一个格局大的人,努力把人生活得更加精彩;
也愿你放下傲娇与偏见,真诚待人、提升自己,在成全自己的同时,也要懂得成全别人。
前路璀璨,与君共勉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