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人都讲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。但清帝退位后,却发生了很多满族人改为汉姓的现象。比如爱新觉罗改为金姓、富察改为傅姓、叶赫那拉改成那姓、钮祜禄改成郎姓等等。当然满族人改姓没有严格的标准,经常出现三代三姓、三兄弟三姓的情况。
满族人为何要改汉姓呢?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,提出的“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”的口号。鞑虏是什么意思,明摆着就是满族人。加上很多满清八旗子弟,由于国家供养。他们中很多人每天都是提笼架鸟,一副纨绔子弟的样子,这让很多汉人极为不满。
清帝退位后,满族人的地位没有那么高贵了,反而会引起汉人的仇视。所以想想就改姓当汉人算了。但是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,到1912年1月1日孙中山提出五族共和,二者之间只有两个月。到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退位诏书,把大清帝国的版图完整的交付给了共和政府,这中间只有1个多月。
从照逻辑上来说,如此和平的交接,对满族人必须优待呀!况且满族和蒙古向来一体。从宗教角度来看,西藏和满蒙更为亲近。仇视满族人的后果,当时的汉人是承受不起的。
孙中山就曾公开表示:“汉族当牺牲其血统、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,而与满、蒙、回、藏之人民相见于诚,合为一炉而冶之,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。”后来隆欲皇太后去世时,共和政府就下令全国下半旗致哀,纷纷哀悼这位当代尧舜五族共和的缔造者,共和政府以国葬标准为太后送行。
在这种情况下,优待少数民族一定是国策,不太会有人敢煽动民族仇恨的。真相是汉人配合政府积极帮助满人解决就业问题。即使真有少部分地区出现民族冲突,但因为时间只有三个月,不可能让几百万满族人因为害怕而集体改姓。
而这种谣传,可能源自日本占据东北后的刻意捏造,时间一久大家就以讹传讹了。真实原因其实非常简单,就是因为经过两百多年的融合,满族在语言文化上,已经完全汉化了。满族人用简化的汉姓在乾隆年间就有出现。毕竟满族人名字有的实在太长了,用一个简化的汉姓表达非常方便。这点就类似于用拼音首字母代替自己名字。只是因为政治原因没有普遍使用而已。
你对满族人改汉姓的历史怎么看?不妨留言处交流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