脸颊长痘一般指的是脸颊长痤疮,属于一种常见的皮肤附属器疾病,可能是由于内分泌因素、毛囊皮脂腺因素、细菌感染、遗传因素及饮食因素等原因所导致。
1、内分泌因素:毛囊皮脂腺为痤疮发病的靶单位,其发育与分泌主要受雄激素相对水平调控,皮脂腺细胞内特异性雄激素受体与活性较高的二氢睾酮相结合,结合后进入皮脂腺细胞核,调控对应基因的表达,从而影响皮脂腺的增生、分化和分泌,造成雄激素分泌增多或雄、雌激素水平比例失衡,引起皮脂腺增生、肥大和皮脂分泌过多,导致脸颊长痤疮的现象,同时应用氢化可的松、泼尼松、地塞米松等激素类药物,也易引起体内内分泌紊乱,导致脸颊长痤疮的现象;
2、毛囊皮脂腺因素:正常情况下毛囊皮脂腺导管腔内的角质形成细胞不断更新,有序脱落,而当某些细胞因子作用于上皮细胞,导致其过度增殖及角化,皮脂分泌过剩时,皮脂及脱落的角质形成细胞,会使毛囊皮脂腺管腔及管口堵塞而狭窄,导致脸颊长痤疮的现象;
3、细菌感染:皮脂为毛囊内正常寄生菌,如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提供物质基础,痤疮丙酸杆菌在皮脂中大量繁殖,释放多种酶类,这些酶类可将皮脂中的甘油三酯分解为游离脂肪酸以及低分子多肽,而游离的脂肪酸可不断刺激毛囊皮脂腺导管增生及异常角化,导致皮脂分泌受限,排泄不畅,可表现为脸颊长痤疮的现象。同时可趋化部分炎症细胞,后者产生的水解酶可使毛囊壁损伤、破裂,毛囊壁上不断脱落的上皮细胞溢入真皮,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,使痤疮进一步恶化;
4、遗传因素:脸颊长痤疮还与遗传有关,部分患者存在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,其发病情况与家族其他成员相似,皮脂腺的大小、多少、活性及毛囊皮脂腺结构等都受到基因遗传的影响;
5、饮食因素:若在日常生活中,经常食用高脂肪、高能量食物,如巧克力、咖啡等,可导致皮肤表面的代谢紊乱,使皮脂分泌增多,排出不畅,出现脸颊长痤疮的情况。